理解汉学的三个维度

20世纪90年代,“汉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兴起。自此,相关研究期刊、研究机构、学术会议勃兴,并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的一道风景。30余年来,汉学研究热度不减,体现了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重要学术意义。汉学研究往往要打通文史哲,甚至将自然科学纳入研究范畴,形成跨学科研究平台。这是汉学的一个特点,在海外也是如此。但人们也会疑惑,汉学是一门“学科”吗?它在一般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何?从事汉学研究的我们,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2020-10-0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赠书读书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

9月28日,由北京周报非洲分社主办、环球广域传媒集团和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承办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赠书读书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会上,北京周报非洲分社首席记者倪延硕代表出版方中国外文局向南非民主独立党主席安瓦尔·亚当斯议员、《开普时报》主编西亚弗瓦·姆占西和西开普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武长虹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文版。与会者踊跃发言,就本书的学习心得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2020-09-30
中华文明史话系列《长城史话》阿拉伯语版亮相突尼斯著名书店

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芙蓉(Samah Mohamed Korashy Abdelkader)翻译的中华文明史话系列《长城史话》阿拉伯语版近日在突尼斯出版,已上架突尼斯著名书店。该书由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出版。

2020-09-30
影视外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影视翻译可以打破语言藩篱,增强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力,帮助中国影视作品走向世界。自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实施“中非影视合作工程”“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国电影普天同映”等项目,对中国影视作品的译制与传播予以资助。我国的影视机构也对影视作品的翻译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增加对译制的投入。

2020-09-29
中国智库全球传播的渊源、形式与路径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体系面临变局,世界知识生产版图也处于竞争和演化的变局中。中国智库不仅是中国政府的“智囊团”,也要向世界提供思想公共产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智库全球传播的渊源、形式与路径,促进中国智库为中国开展全球传播,推进全球治理进程贡献力量。

2020-09-29